工作人员查询
为什么冬季要补气?

冬季气候整体以寒为主,今年极端天气较多,尤其大寒之后,寒潮南下频繁,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期。

 

这对身体的影响比较大,极寒天气下,正气充盛即阳气充足调和者可自我调节而不病,正气虚弱即阳气虚弱或不调之人则可能因此发病。

 

寒为阴邪,易伤阳气:寒乃冬季之主气。极寒为阴气盛的表现,故称为阴邪,今年的极寒天气为阴寒过剩,容易损伤人体内的阳气。

 

阳气易受损,则卫外能力减弱,出现内伤寒邪或者外感寒邪。因此才提醒大家在冬季要勤补气,尤其补充阳气,藏阳气为主。

 

 

 

 
 
 
 
 
 
为什么冬季要补充阳气?
 
 
 
 
 
 

 

冬季属寒,需要温煦;且整体属于收藏,新代谢速度相对减慢,如有阳气不充足,那寒邪会使脏腑气血津液等运行有受阻,运行一减慢,最终导致脏腑功能下降。

因此在冬季主张补充阳气,既是对温煦的需求,也是保证冬季身体更好运行的要求。

 

 

气有温煦作用,是人体热量的来源,有温暖的作用。
 
 
人体能维持正常的体温,脏腑、经络、器官等一切组织的生理活动能正常进行,血和津液等物质正常循环流于周身,都有赖于气的温煦作用。
 
气虚为阳虚之渐,阳虚为气虚之极。如果气的温煦失常作用不足,各脏腑,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就会出现异常,可出现体温低下,四肢不温,脏腑功能衰退,血与津液的运行迟缓等寒性病变。
 
也就是说「血得温而行,得寒而凝」。而冬季以寒邪为主,大寒之后,寒尤甚,对气的温煦作用需求更多,因此更加要补充气中的温煦部分,即阳气。

 

 

气有防御作用,能够护卫肌肤,抗御外邪入侵的作用,抵抗六淫,病毒,细菌等侵入,一旦侵入,亦赖卫气驱之体外。

 

 

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曰:「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」,「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」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里说:「阳者卫外而为固也」,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,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,负责抵制一切外邪,保卫人体的安全,「阳气」越充足,人体越强壮。

 

阳气不足,卫兵数量减少,抵抗外邪的能力减弱,人就会生病。在冬季补气,就是补充阳和气,增加身体内温煦的卫兵的数量,以此来防止外邪入侵。

 

 
 
 
 
 
 
1动+1吃,加足阳气值
 
 
 
 
 
 

 

适量运动,生发阳气
 
 

 

动能生阳气,但冬季不适合剧烈运动,与冬主收藏相背离,因而适合用进行一些缓慢的运动,如树形瑜伽。

树形瑜伽是常见的瑜伽体式,即将人比喻成一棵树,扎根于土壤,枝丫向上伸展,体内阳气也不断向上上升。以此取向类比,生发阳气。

练习步骤:
 
☞站立,屈右膝,右膝向右侧打开,用右手将右脚掌放在左大腿内侧上端大腿根部,脚尖指向正下方。
 
☞双手经体侧向上举过头顶,双手合十,眼睛平视前方,深呼吸,右脚落地,放下手臂,换另一侧练习。
 

 

食养补养,加阳气
 
 

 

中医历来就有药食同源的说法,不少食物可补充阳气。所以冬季补阳气可以选择从食补下手。
 

1

补脾阳成分推荐:干姜、甘草、花椒

 

■ 干姜:

 

干姜,和生姜一样,都有温补阳气的功效,但是比起生姜,它更“聚焦”一些。经过晒制,它少了生姜那种发散之性,不会让能量太多往表走,去出汗耗散,而是专注地给脾胃点燃一个小火把,只暖脾胃这一个地儿。

■ 甘草:

如果再加上甘草,用甘缓之性,让这个火把的力量更柔和,热力更绵长,日复一日地坚持,不断让脾胃的寒湿痰饮化开,直到让整个脾胃都暖洋洋。

 ■花椒:

花椒,比起调味,它的药用价值更高!俗话称:“家有花椒,胜过百药!”

首先,花椒用作中药,具有温中行气,逐寒,止痛,杀虫等功效。用于治疗胃脘冷痛,呕吐,泄泻,血吸虫和蛔虫症等,又作表皮麻醉剂。

 

其次,它还能够温经散寒,提升我们体内的阳气,因而四肢手脚冰凉的人群,应适当的食用一些花椒。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,从而达到温阳的效果。